首页 > 学习交流 > 详情
商业交易中,信用背书和结算背书你更信哪个?
2024-04-26 10:55:48

标题图片.gif


统计数据显示,全球一般中小企业的寿命为7年,1000强企业的寿命大约为30年,500强企业的寿命大约为40年,只有2%的企业寿命超过50年。今天,虽然无数企业为“长青”这个目标前仆后继,也有无数的管理学家为这个目标殚精竭虑,但是企业平均寿命非但没有延长,反而有越发变短的趋势。究其根本原因,就是源于信用危机。




全球正在经历信用危机


2024年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的主题为“重建信任”。看来不仅仅是中国市场出现了信用危机,全球市场都出现了信用危机。

2023年中国经济增速达5.2%,但除了新能源、半导体等极少数高科技行业外,绝大多数传统制造业并没有感受到经济增速带来的市场繁荣,反而有许多行业陷入了产能过剩、市场低迷、消费不振的泥潭当中。

没有投资,就没有消费。可如今的环境下,投资变得更加小心翼翼。相比经济危机、金融危机,信用危机才是最大的危机。因为前两者国家可以针对危机出台这样那样的救市举措,但信用危机却很难救,这才是当下最大的危机。


大环境下,企业信用背书建立举步维艰


所谓信用是指以偿还为条件的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,多产生于货币借贷和商品交易的赊销或预付之中。信用以偿还本息为基本特征,其主要形式包括国家信用、银行信用、商业信用和消费信用等。

从微观上看,信用对企业和个人筹措发展资金,节约流通费用,增强竞争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。

从宏观上看,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石。市场经济是契约经济,契约产生预期效果的基础是信用。信用是现代市场交易的一个必备要素,它对于加速资金集中,扩大社会投资,扩大消费需求,拉动经济增长和调控宏观经济都具有重要作用。

所以,企业信用背书既是商业课题,又是一个时代课题。

但是在全球都正在经历信用危机的情况下,企业信用背书的建立似乎更是举步维艰。然而假设企业没有了信用,能如同于人一样能站立于社会吗?不妨看看企业经营活动中发生的贷款信用(如AAA级信用企业)、融资信用、借贷信用、产品信用、合伙人信用、上市创始人信用、优秀团队信用等行为,如若哪一项信用不济,都会使企业陷入困境,甚至灭顶之灾。

如果无法避免信用危机的攻陷,那么我们的企业能不能在零信任的机制下降低对企业的影响,甚至逆势发展呢?


结算领域的零信任机制

如果要说2020年哪几个安全名词最火,“零信任”应该可以排上前三甲。随着《数据安全法》、《个人信息保护法》两法的出台,“零信任”概念首次被提及,并被认为是网络安全技术发展的颠覆性创新理念。

同时,随着企业对零信任理念的认可和安全需求不断提升,零信任安全市场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。IDC预测,到2024年,中国网络安全市场总体支出将达167.2亿美元,其中零信任安全市场占比将达到10%,约为百亿人民币规模。

未来几年,零信任的应用将继续扩大并深化,成为网络安全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。

1.jpg

零信任理念技术框架


那么,这样一个先进的理念可以应用到结算领域吗? 

笔者认为,首先,零信任不是指代一种技术,而是一种安全管理的理念,同时是基于现有安全管理框架、技术的高度抽象;其次, “零信任”本质是更加聚焦于users(用户)、assets(设备)、resources(资源或数据)的管理,通过更严的权限控制、动态监测、异常联动响应的整合,达到风险可控的目标。所以,企业基于上述“本质”开展的安全建设,一定程度都可以视为“零信任”落地实践。

在结算领域,安全性的要求非常高,因为结算涉及到资金流动和敏感信息的交换。传统的结算基于信任的安全机制可能存在风险,例如内部人员滥用权限、外部攻击者冒充合法用户等。而零信任机制则可以对每一次访问请求进行严格的身份验证和授权,确保只有合法的用户和设备可以访问结算系统,从而大大降低安全风险。

同时,零信任机制还可以与其他安全技术相结合,例如加密技术、审计技术等,形成多层次的安全防护体系,进一步提高结算系统的安全性。

故此,在交易领域,零信任模型的应用是可行的,不仅可以帮助企业降低安全风险,还能在不需要企业信用背书的情况下达成商业交易。目前已经有一些公司和机构在这个方向上取得了一些进展,譬如孖壳技术的链收付。


链收付,专注零信任交易

链收付,一种买方行使债权的数字结算零信任设施。这一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设施,以约期自动到账的出账机制、利他的赋权机制、高度自治的诉前解决机制为核心,通过技术手段实现了交易双方的共同安全,利用用数字合约的规则解除信任危机。

在零信任的模型下,交易双方在平台签署数字合约,其中规定了交易的条件和执行方式。买方支付交易资金,而数字合约会自动执行,将资金释放给卖方。

溯本回原,生意的本质就是利益的交换。零信任交易的宗旨不需要借助任何信任因子的决策参考,因为交易最终都将是交易双方利益的交换。

传统的交易需要参考的因素过于繁复,譬如信用考察、过往案例、人才结构、履约能力、执行能力、售后能力等等,让交易的达成越来越复杂化,且难执行落实。而零信任的交易基础设施可以让交易双方在平台签署交易合约,买方付出交易资金,卖方兑现交易内容,做到“所得即所见,做到即得到

链收付正是基于这样的研发初心,来确保交易的透明度、可追溯性和公正性,减少对传统信任因子的依赖,从而快速达成有效交易。

2.png

链收付产品逻辑


综上,我们不能简单片面地说信用背书或者是结算背书哪一种更重要,而是全球经历信用危机的时刻,结算背书或许能帮你另辟蹊径,快速有效地促进并达成商业交易,帮助企业实现逆风翻盘。

与此同时,链收付深耕客户需求及应用场景,并通过平台搭建、渠道赋能,提供高额资源投入,促进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,努力成为重建社会信任体系最关键的一块砖,塑造人类社会发展史最重要的里程碑。



结尾图片1.png结尾图片2.png结尾图片3.png

商业交易中,信用背书和结算背书你更信哪个?
2024-04-26 10:55:48

标题图片.gif


统计数据显示,全球一般中小企业的寿命为7年,1000强企业的寿命大约为30年,500强企业的寿命大约为40年,只有2%的企业寿命超过50年。今天,虽然无数企业为“长青”这个目标前仆后继,也有无数的管理学家为这个目标殚精竭虑,但是企业平均寿命非但没有延长,反而有越发变短的趋势。究其根本原因,就是源于信用危机。




全球正在经历信用危机


2024年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的主题为“重建信任”。看来不仅仅是中国市场出现了信用危机,全球市场都出现了信用危机。

2023年中国经济增速达5.2%,但除了新能源、半导体等极少数高科技行业外,绝大多数传统制造业并没有感受到经济增速带来的市场繁荣,反而有许多行业陷入了产能过剩、市场低迷、消费不振的泥潭当中。

没有投资,就没有消费。可如今的环境下,投资变得更加小心翼翼。相比经济危机、金融危机,信用危机才是最大的危机。因为前两者国家可以针对危机出台这样那样的救市举措,但信用危机却很难救,这才是当下最大的危机。


大环境下,企业信用背书建立举步维艰


所谓信用是指以偿还为条件的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,多产生于货币借贷和商品交易的赊销或预付之中。信用以偿还本息为基本特征,其主要形式包括国家信用、银行信用、商业信用和消费信用等。

从微观上看,信用对企业和个人筹措发展资金,节约流通费用,增强竞争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。

从宏观上看,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石。市场经济是契约经济,契约产生预期效果的基础是信用。信用是现代市场交易的一个必备要素,它对于加速资金集中,扩大社会投资,扩大消费需求,拉动经济增长和调控宏观经济都具有重要作用。

所以,企业信用背书既是商业课题,又是一个时代课题。

但是在全球都正在经历信用危机的情况下,企业信用背书的建立似乎更是举步维艰。然而假设企业没有了信用,能如同于人一样能站立于社会吗?不妨看看企业经营活动中发生的贷款信用(如AAA级信用企业)、融资信用、借贷信用、产品信用、合伙人信用、上市创始人信用、优秀团队信用等行为,如若哪一项信用不济,都会使企业陷入困境,甚至灭顶之灾。

如果无法避免信用危机的攻陷,那么我们的企业能不能在零信任的机制下降低对企业的影响,甚至逆势发展呢?


结算领域的零信任机制

如果要说2020年哪几个安全名词最火,“零信任”应该可以排上前三甲。随着《数据安全法》、《个人信息保护法》两法的出台,“零信任”概念首次被提及,并被认为是网络安全技术发展的颠覆性创新理念。

同时,随着企业对零信任理念的认可和安全需求不断提升,零信任安全市场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。IDC预测,到2024年,中国网络安全市场总体支出将达167.2亿美元,其中零信任安全市场占比将达到10%,约为百亿人民币规模。

未来几年,零信任的应用将继续扩大并深化,成为网络安全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。

1.jpg

零信任理念技术框架


那么,这样一个先进的理念可以应用到结算领域吗? 

笔者认为,首先,零信任不是指代一种技术,而是一种安全管理的理念,同时是基于现有安全管理框架、技术的高度抽象;其次, “零信任”本质是更加聚焦于users(用户)、assets(设备)、resources(资源或数据)的管理,通过更严的权限控制、动态监测、异常联动响应的整合,达到风险可控的目标。所以,企业基于上述“本质”开展的安全建设,一定程度都可以视为“零信任”落地实践。

在结算领域,安全性的要求非常高,因为结算涉及到资金流动和敏感信息的交换。传统的结算基于信任的安全机制可能存在风险,例如内部人员滥用权限、外部攻击者冒充合法用户等。而零信任机制则可以对每一次访问请求进行严格的身份验证和授权,确保只有合法的用户和设备可以访问结算系统,从而大大降低安全风险。

同时,零信任机制还可以与其他安全技术相结合,例如加密技术、审计技术等,形成多层次的安全防护体系,进一步提高结算系统的安全性。

故此,在交易领域,零信任模型的应用是可行的,不仅可以帮助企业降低安全风险,还能在不需要企业信用背书的情况下达成商业交易。目前已经有一些公司和机构在这个方向上取得了一些进展,譬如孖壳技术的链收付。


链收付,专注零信任交易

链收付,一种买方行使债权的数字结算零信任设施。这一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设施,以约期自动到账的出账机制、利他的赋权机制、高度自治的诉前解决机制为核心,通过技术手段实现了交易双方的共同安全,利用用数字合约的规则解除信任危机。

在零信任的模型下,交易双方在平台签署数字合约,其中规定了交易的条件和执行方式。买方支付交易资金,而数字合约会自动执行,将资金释放给卖方。

溯本回原,生意的本质就是利益的交换。零信任交易的宗旨不需要借助任何信任因子的决策参考,因为交易最终都将是交易双方利益的交换。

传统的交易需要参考的因素过于繁复,譬如信用考察、过往案例、人才结构、履约能力、执行能力、售后能力等等,让交易的达成越来越复杂化,且难执行落实。而零信任的交易基础设施可以让交易双方在平台签署交易合约,买方付出交易资金,卖方兑现交易内容,做到“所得即所见,做到即得到

链收付正是基于这样的研发初心,来确保交易的透明度、可追溯性和公正性,减少对传统信任因子的依赖,从而快速达成有效交易。

2.png

链收付产品逻辑


综上,我们不能简单片面地说信用背书或者是结算背书哪一种更重要,而是全球经历信用危机的时刻,结算背书或许能帮你另辟蹊径,快速有效地促进并达成商业交易,帮助企业实现逆风翻盘。

与此同时,链收付深耕客户需求及应用场景,并通过平台搭建、渠道赋能,提供高额资源投入,促进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,努力成为重建社会信任体系最关键的一块砖,塑造人类社会发展史最重要的里程碑。



结尾图片1.png结尾图片2.png结尾图片3.png

孖壳技术有限公司

地址:江西省赣江新区直管区万和路 988 号万创科技城 1 栋
邮编:330114

image
liujy@crp-s.com